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人文民俗海口市人文大学堂:溯源千年 民俗难忘[32期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5-3-27 11:27:29 人气: 来源:

  北与相望,南面的大海。琼州海峡南岸,正是一处福佑之地。因其广迎八方客四海人,海口文化既承继了中原文化元素,又彰显了明显的“、包容”的特质。同时,冼夫人纪念、妈祖、过公期等风尚习俗,在历史长河中生根发芽,摇曳生姿。

  海口市社科联课题组

  A文化有根 品格独特

  南渡江穿境而过,千年流淌。此处,海与江水乳交融,孕育着海口“海纳百川,包容”的城市气质。古意斑驳的骑楼老街,沉淀了历史古城之韵味;悠久绵长的乡土民俗,增添了区域文化之斑斓。

  据考证,“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溯源千年,老巷流香。追寻这座古城的历史,所据史料并不多,地图之类的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据一份约绘制于清嘉庆年间的清代琼山地图,当时海口称海口所,属琼山县管辖,范围北至北、南至南、东至新民东、西至新民西围城的圈内。海口所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成为通商口岸。比之今日,海口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着这张地图,您会有一种感觉: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

  以海为邻,以水为伴。曾经,海口河沟纵横,湖田遍布。常年渔获丰厚,人们性情安逸。因此,海口以海一样的胸襟,以港湾一样的臂膀,不但了像海瑞、丘濬这样的经世之才,更是抚慰了像李德裕、李纲这样的贬谪之人。

  文化有根,民俗有脉。其实,在海口这块土地上,从来就不缺乏文化的根脉。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承源远流长,随着多次大规模、系统的进入,最终呈现出与地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景象,逐步形成海南文化的独特品格。正因此,明代海口出现了丘濬、海瑞等一大批代表人物,并赢得了“滨海邹鲁”的美誉。又如,海口的年俗与内地大体相同,但由于沿海的地理和移民文化的融汇,过年习俗又带有独特的印记。府城等地的花灯闹元宵继承了中原传统,同时成就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线。

  正是在历史大变迁的背景下,海口多彩的民俗文化也应时而生,并积累、传递、演变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而且还包括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海南岛的居民,在生命的长期跋涉中,自然而然演化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形成了三个民俗亮点:一是冼夫人纪念,二是妈祖文化,三是过公期。

  B民间记忆 顽强留存

  海口,自然禀赋优越,有山有水,有海有江,但这显然并不能代表海口的全部。如果不了解海口的民俗,您将无法读懂这座海滨之城的城市个性。

  您若深入老街、来到乡村,关于冼夫人的故事、关于妈祖的、关于公期的狂欢,会让您惊叹于这些源于千年之前的文化传承,这也正是海口这座城市有别于它处的一个缩影。

  冼夫人生于1400多年前南北朝梁、陈至隋初这段时间。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冼夫人“于朝,置崖州”,结束了“久乱不统,不能一日相聚以存”的历史。冼夫人平定叛乱,促进民族团结,移民开发海南,世世代代深受海南人民的爱戴景仰。总理称冼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如今的每年农历二月初的“闹军坡”,就是人们在安居乐业之后,为感激冼夫人而举行的模仿当年出军仪式的活动。《琼山县志·坛庙》载:每逢冼庙盛会,“数百里内祷祈者络绎不绝,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

  大约1000年前,一位以济世为己任的福建湄洲女子,死后被尊为能逢凶化吉的海上神———妈祖。有道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据有关记载,妈祖文化很早就在海南落地生根。最晚至元代,海南已有多座妈祖庙。位于海口中山骑楼老街的“天后宫”是海南年代久远、保存较完整的妈祖,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人们到此祈福求平安,传递着一种朴素的民间。

  每年春节过后,直至农历二月期间,琼北地区公期轮番上演。公期是百姓祭祀的重要日子,同时也是当地民间重要的一种人际交流方式。人们举行了一系列祭祀、娱乐活动,同时款待亲朋好友,俨然一场盛大的乡村狂欢节。人们普遍认为,过公期,展现了海口最浓郁的、最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习俗色彩。

  C历经积淀 兼容并蓄

  在时光的淘洗中,一些与城市历史共生的民俗,以最具地域特性的方式扎根于海口。它经常以纪念先人、祈福求财等最接地气的形式,穿越千年却仿佛从昨天而来,古老但鲜活。

  乡土民俗,历经积淀,厚重性不容小觑。应该说,它是一种乡土社会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因其历史跨度、厚度,海口民俗文化与岁月同辉,反映着海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活在这座城市当中,也许,您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其民俗所俘获。四海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常常穿街走巷,看老宅赏古韵,为的是寻觅当地文化的源头,为的是感受这座城市的最古老的文化脉动。

  在海口,由于内陆及海外文明的频繁光顾,城市文化的特质中,便活跃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历经千载的一些民俗活动,已经被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凸显了本土特色和多元性,这恰恰与海口的城市气质相吻合。

  如今,作为纪念冼夫人的“闹军坡”,已华丽转身为全市性的文化节,纪念形式更加健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群众和游客更能了解冼夫人的事迹。每年3月,海口泛着阳光的味道,纪念冼夫人的民俗文艺展示达到巅峰。经过多年的操作,文化节已经形成一个地方品牌,也成为海口民俗文化的品牌。

  海口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城市文化信息集中体现在了民俗活动上。海口民俗植根于千年来所酝酿的城市文化之中,经过引导、提升之后,这些民俗应该有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形成海口的一种文化力量。

  当下,海口正处在深化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群活质量的关键时期,民俗文化的认知和创新也应该与时俱进,既不,也要进行适度的,以让多彩的民俗重新焕发生机。

  根植于心中的习俗,也正是城市的魅力所在。闹军坡、祭妈祖、过公期等民俗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一个方面,可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大美海口 有征集

  海口市社科联与海口晚报报网联动,通过微博向市民发出征集令。读者、市民可将海口民俗、风光等美丽瞬间(文字+图片)记录下来,图片一经采用将获100元金。

  海口网新浪微博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

关键词:人文民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亚特兰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