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南阳医附院:让爱和人文关怀传遍医院每个角落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7-9-2 14:04:49 人气: 来源: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指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尤其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已深入,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但是如何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医院护理管理者比较困惑的问题。我院在开展过程中积累了点滴经验,现汇报如下:

  2015年11月,我作为南阳医附院的代表,参加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第一届会议》,作为南阳参会的唯一一家医院代表,我感觉肩上的单子很重,责任很大。为此会后又逐个认真地再次学习、理解、掌握各位专家的授课内容,深度领会会议,优选相关内容,制作PPT课件,培训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让大家充分认识关怀理论,并制订关怀工作计划,逐步开展关怀工作。2016年再次参加《中国全球护理人文关怀大会》,更进一步理解、掌握人文关怀知识,并积极推进关怀工作的深入开展。

  书店或网上搜集人文关怀书籍,购买了《关怀护理学》、《人文》等书籍,发放到各个病区学习,并将重点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对全院进行培训,提高感性认识,避免枯燥的,进一步深化关怀,获取关怀知识。

  首先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如何对实施人文关怀》及《人性关怀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培训,对全院进行了《如何进行关怀》、《如何关怀患者》等培训,由浅及深地将关怀知识给每位护理人员,使其具备关怀自身、关怀患者的能力。

  护理部制订了长关怀工作职责及关怀工作职责,要求各科学习关怀职责、掌握关怀职责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护理部各位老师分头行动,将关怀内容融入到原有工作流程中。具体到与患者的沟通语言、沟通礼貌等,每人修订一部分,修订后再逐个讨论,确定新修流程的关怀性和实用性,然后选择两个病区试用,再制作成册后发放到各科室,并督促大家学习流程、应用流程。让每位患者走进南阳医附院就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在主动要求成为试点病区的科室中,选择、确定了9个试点病区,召开试点病区座谈会,成立关怀小组,培训试点病区,学习上级医院关怀经验,分享人文关怀小故事,努力让患者走进病区就感受到更舒心、舒适、安全、放心、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努力使患者的就医感觉好一点!再好一点!

  1、为长庆祝生日:设计制作具有我院特色的生日贺卡,在长生日当天,为长送上生日祝福及小礼物,以此表达对长的关心及美好祝愿。

  2、加强与长的沟通:每月召开一次长会议,与长进行沟通,了解其动态,指导其工作;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特别关注孕期长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高龄孕期的长。

  3、对新长进行帮扶:对新上任的长,要求科长经常到科室了解情况,征求科主任、医生、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便新长能够汲取经验、及时解惑,早日适应新岗位,逐步由成熟优秀。

  1、适时慰问,传送温暖:患病住院时,及时到病房探望;除夕夜及春节到临床一线慰问值班;节前探望退休老前辈及家庭生活困难的;节当天为全体发送短信、微信,共同庆祝节日,并对其付出与辛劳,表示认可及鼓励;同时了解她们的,适时给予关怀。

  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对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特殊岗位人员,申请特殊岗位补助;开展知识及技能竞赛,选拔理论高手及技术能手,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并体现在职称晋升中。

  3、培训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针对层级及工作能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及操作示教,提高业务能力,增加自信心;指导科室进行专科应急能力演练,并进行专科应急能力考核,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工作;鼓励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并为更多的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4、成立专科小组,激发工作热情:成立糖尿病管小组、管道护理小组、静脉输液小、皮肤伤口管理小组、信息小组等,每科选拔一位参与其中,增强了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激发起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

  5、进行心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缓解工作压力,改善生活品质。

  1、适时庆贺、传送祝福:长祝贺生日,并送上生日贺卡和生日小礼物;或科室每月为过生日的同志集体庆祝生日,促进团队的交流和合作;结婚、生孩子,长带上礼品表示祝贺;节日之际,长发送信息或微信红包,共庆佳节。

  2、关注生活,适时慰问:本或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患病住院时,所在病区长要及时到病房探望;直系亲属生病住院期间,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科室尽量给予关照,以方便照顾亲人;需要手术时,所在科室长邀请手术科室主任或专家亲自上台为做手术,并亲自送入手术部,手术部长及时给予关怀和照顾。

  3、弹性排班,满足需求:根据层级及患者病情轻重进行排班,层级高、综合能力强分管危重患者,同时对低年资进行帮带与指导,培养协作意识,提升年轻专业水平;建立排班预约制,每周可进行预约排班,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需求,解决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4、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平时与多沟通,每半年要与全体至少有过一次以上的面对面沟通,及早发现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主动给予帮助和解决;每月召开一次,增强间的协作与沟通,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室朋友圈,通过网络分享知识,增进交流。

  5、注重管理艺术、尊重爱护:长每位,尊重每位。工作中多指导多鼓励,少,对做出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与认可和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主动承担责任并和一起讨论、分析、总结;婉转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激发的工作主动性。

  定期进行人文关怀,让特殊的患者感受给予的特别关注,并及时解决护理问题,不断提高综合的能力。

  7、参与科室管理,增进主人翁意识:鼓励参与科室管理,根据自身特点及资历安排一级质控工作,锻炼了管理能力;成立品管圈,科室参与其中,增强了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使其对工作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8、树立特色品牌,增加团队凝聚力:讨论、、创建具有科室特色的服务品牌,努力打造科室文化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1、首诊负责,温馨接待:按照关怀流程接待新入院患者。从患者就诊开始,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迎接,第一时间给患者一个灿烂的微笑,说好第一句安慰性语言,做好第一次入病区介绍,为患者送上第一杯温开水,回答好患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协助患者做好第一次检查,第一时间给家属准确及时传递患者的治疗信息等。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文明礼貌,给予尊重: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工作中熟练使用文明用语,要多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的语言;应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文化背景等给患者一个合适的称谓,以表示对患者的尊重;工作中一视同仁,不因患者的工作、经济条件有所偏颇,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患者。

  3、娴熟技术,温馨操作: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做到为患者着想,施行温馨操作。如:静脉输液流程,包括输液前的问候和介绍、输液中的鼓励和安慰、输液后注意事项的交代等,这样能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时不再紧张,而是感到温馨和舒心。以庄重的仪表、娴熟的操作技能、恰当的体态语引导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将人文关爱和护理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4、加强细节,点滴做起:细节决定成败,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一句温暖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摸。人文关怀不需要大的口号,而是在不经意间使人感觉到关心与照顾,如当看到有焦急等待的患者时,如果自己正在紧张地忙碌,若能温和地对患者说声:“不好意思,请您等一等,我处理完手上的事情会马上为您服务”,这简单扼要的情感交流,就能使患者觉得有人在关心,觉得很温暖,从而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5、强化沟通,勤于交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患者嘘寒问暖,询问睡眠情况、饮食等,并进行用药知识宣教。关心和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让患者能够主动、放心地和进行交流。同时动员患者的亲属进行配合,鼓励、支持和关心病患者,让他们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6、关注心理,及时结于个性化的疏导: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及时发现患者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及时消除患者的悲观、失望、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7、延伸服务,创造:进行电话、短信、上门等多种形式的随访服务,有针对性的解决出院患者遇到的疑难问题。

  8、其他:组织健康知识讲堂,提供疾病治疗、康复相关知识;‚协助无陪护、行动不便及老年患者办理入院及出院手续;ƒ产科的亲子活动;④建立患者微信群,为其答疑解惑等。

  开展角色换位活动,让护理人员了解、掌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心理程、接收治疗时的心理感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等,活动完毕后召开分享会。

  定期进行义诊活动、志愿者活动,拟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成立一支访视队,专业负责访视工作,提供上门服务。

  每年召开节活动,营造深厚的“关心、尊重”的氛围,院领导讲话、医生代表发言共同祝福节日快乐;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比赛或文娱活动,活动与优秀表彰大会结合,在表彰鼓励的基础上,丰富生活。

  推荐:

  

关键词:医院人文关怀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亚特兰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