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第三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文县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人山人海,歌舞沸腾了整个山涧,各地游客纷纷前往白马山寨体验白马人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热情好客的白马人,身着节日的盛装,在寨门前搭桌设台,焚香点烛,由白马司仪主持的“朝伟”,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举行隆重热烈的迎宾仪式。
当晚,白马山寨进入了一个狂欢的夜晚,寨子里的男女老少一起火把游山,游客和当地村民近万人手拉着手共同跳起火圈舞,唱起敬酒歌。村里几乎每个农家乐都游客满坐,院子里摆上八仙桌,主人敬酒唱歌,游客跟着起舞,欢声笑语不断。
记者就火圈舞的由来,采访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成县分会会长、陇南师专蒲向明教授。蒲向明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马人的先民在腊月被官兵追杀,了迁徙之,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在山岭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冬夜寒冷,并渐渐进入梦乡。半夜时官兵偷袭,危难时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了梦中的白马人,躲过了这一次。为纪念腊月初八摆脱大,白马人便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的传统纪念日。
文县,古称阴平,为白马氐人重要的原始分布区。据《文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文县境内设王、马两家土司白马人。建国初,将白马人登记为藏族。据了解,白马人主要居住在甘肃文县、四川平武县和九寨沟县境内,人口不足两万。文县铁楼藏族乡和石鸡坝乡的18个白马人山寨,有近4000人,西南连平武县的白马人,西北接九寨沟的白马人。在民族识别调查中,白马人被划分为藏族的一支,但有着独特的服饰、歌舞和习俗,他们不与外族(包括藏族)通婚,与交往少,对传统文化传承得比其他地方更完整。
白马人的头饰、发饰、胸饰、衣饰、腰饰直至脚饰都极其精致讲究,从上到下构成了既完整又和谐的统一体,又集中体现了白马人乐观开朗的民族性格。
白马人能歌善舞,在当地,更是有着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就会跳舞”的说法。“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白马人的音乐、舞蹈种类很多,不管在劳作当中还是在劳作之余,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常生活,都离不开歌舞。
“池哥昼”是白马人表演的一种面具舞,跳舞时,舞蹈者头戴面具,扮成“池哥”“池母”“志玛”“猴娃子”等模样,意在为村民驱鬼除恶、驱邪消灾、避难免罪,迎接吉顺。整个场面非常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氛,又充满了浓厚的娱乐色彩。至于“池歌昼”源于何时,已不可知,其歌词舞姿都由老人口授身教,世代相传。因在流传中没有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故极其原始古朴。
带着面具的“池哥”、“池姆”,挥动手中的牛尾刷,伴随着锣鼓舞动起来,舞姿古朴、遒劲、粗犷,极具节奏。
在河水流淌声的映衬中,青年男女身着白马盛装,隔河遥唱情歌恋曲,相互表达爱慕,婉转优美的情歌让听者动情,良辰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