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兵和范冰冰芜湖与上海及江浙两省进入密集联动期,芜湖被视为安徽在本次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除合肥之外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5月,芜湖成功举办“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此后,芜湖与上海及江浙两省进入密集联动期,芜湖被视为安徽在本次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除合肥之外的最大受益者。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本月初,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芜湖被连续提及四次。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识人士均在思考:作为皖江开发的“老龙头”和安徽融入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芜湖未来发展的“核芯”究竟在哪?
12月14日,芜湖举办“人文芜湖 科教名城长三角芜湖2019人文城市发展趋势论坛”。相关人士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教育资源丰富的核心优势正在愈发突显。
2019年12月14日,由芜湖传媒集团房产中心、芜湖城市研究院主办的“人文芜湖 科教名城长三角芜湖2019人文城市发展趋势论坛”在芜湖召开。来自芜湖规划、建筑、教育、、地产行业的多位专家齐聚,将目光投向芜湖丰富的科教资源。
透过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喧嚣表层,长三角党媒城市发展联盟、安徽日报房产观察智库首席专家兵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教育资源丰富的核心优势正在愈发突显。”
纵观长三角,上海拥有的“985”、“211”高校仅次于;南京则坐拥2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和13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合肥更是拥有科教基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芜湖,则是安徽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拥有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民办)、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学院)在内的多所本科院校。
今年5月,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芜湖举行,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在论坛上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是集聚与辐射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既要着力提升长三角集聚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在更大范围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教育资源将是构建这种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芜湖素有华东科教之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芜湖大学城将是未来芜湖面向长三角的窗口,也是面向世界的窗口。”兵说。
多年以前,芜湖已经开始行动。芜湖集聚教育资源与南扩的进程几乎同步。如同日本东京的筑波科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等国际知名大学城一样,芜湖正在集全城之力,打造属于拥有芜湖特色的“大学城”。
1998年,芜湖决定在青弋江以南建设奥体中心、高教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芜湖市向南发展的速度加快。2006年芜湖提出东扩南进之后,芜湖再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规划、人文教育、商业布局、区域定位、和谐社区几大主题建设逐一落成。
在《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弋江区的定位就是“科教产业新城”。这意味着,弋江区承担了对整个芜湖输出“创新力”的重任。到高新区升级为国际级高新区,弋江区崛起的背后,高教园区落户城南功不可没。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建立是芜湖大学城的起点。“未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竞争中,芜湖必然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庆十认为:“大学是未来芜湖面向长三角的窗口,也是面向世界的窗口,大学城代表着芜湖这座科教名城的未来的竞争活力和人文坐标。”
另一方面,芜湖大学城,位于七所大学中心地带,高教园区人才汇聚,消费群体庞大,将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与此同时刺激交通、生活和商业配套,带动大学城蓬勃、健康、活力发展。
《2018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8年年末,芜湖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4万人,在校学生17万人,招生5.5万人,毕业生4.95万人。其中,弋江区高教园区,这里几乎汇聚了芜湖一半以上的大学,以及远超一半数量的大学生。
据悉,弋江区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元亩塘湿地公园的建造纳入其中。围绕元亩塘打造城市核心板块,规划成元亩塘湿地公园,形成“一湿地”、“一彩塘”、“一湖湾”,打造以元亩塘为中心的城南休闲度假胜地,城市后花园。
“芜湖本身靠江,作为千湖之城并不缺水,还要大规模的动土做水系和湿地,就是要把最好的资源给高校,而把江留给常规的城市发展。”芜湖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杜先松认为。
他用美国类比芜湖与大学城的关系。“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高校是最无懈可击的资源。”杜先松表示:“的繁华也许不可跟纽约相提并论,但正因为高校历史人文,()才是不可代替的。”
21世纪初,已经成为一个智力、技术与思想的中心,也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哈佛大学(HARVARD)、麻省理工学院(MIT)、学院(BC)、(NEU)和大学(BU)等高等学府云集此处,吸引全世界人才。
“芜湖未来会成为那样的高校城邦、人文城邦。”杜先松说:“有得有失。得,就是最好的教育、公园、宜居会附着在高校身边;失,就是其它资源会相对远离,保存高校的纯粹氛围。”
从校园到社区,大学城正在进入教育资源和人文从结构渗透到肌理的2.0时代。“教育,将成为衡量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趋势,也是未来的社会生产力趋势。”在12月14日举行的2019人文城市发展趋势论坛上,唯一受邀房企融创相关人士表示。
据悉,融创正在为芜湖大学城板块定制下一代成长型全龄社区童话森林。而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和浓厚教育氛围的打造,将成为成长型全龄社区的重中之重。
这将直接促使大学城优质的创新能力由点及面,穿越时间,反哺社区。“在未来更磅礴的长三角浪潮角逐中,人才必定是未来的竞争红海,芜湖拥有先天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丰厚的城市人文底蕴,未来社区的搭建要这种优势,让芜湖的人文更有发展驱动力和生命力。”上述人士表示。
2004年,在芜湖“南进”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落成,正式揭开了大学城板块的发展序幕。2019年11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发布了《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对长三角四十一个城市进行创新力评价,其中芜湖位列第九,成为长三角创新力十强城市。
回顾历史,芜湖拥有2000年文化积淀,芜湖的竞争力是创新和包容。芜湖高校人文板块,被视为文化和创新的源泉。“南进”十五年后,大学城正在改变整座城市的气质,也为城市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创新力”,未来,这里还将成为芜湖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秘密武器。
李晓舒,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度十佳研究生。2008年进入安徽医科大学影像专业学习,从本科阶段的懵懂到独当一面的女博士,个中留下了太多关于她的故事,也印刻着太多的奋斗足迹和青春回忆。本科期间,李晓舒所...
毕业学校:合肥一六八中学 目前就读:大学 □ 曹新龙 整理 徐 徐 说起“学霸”这个称号,它不是天才们的私有物,它可以属于每一个热爱学习...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