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亚特兰大天气 > 正文

华盛顿特区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

类别:亚特兰大天气 日期:2018-5-6 13:48:13 人气: 来源:

  在美国旅游,很多人都喜欢将首都华盛顿与大都会纽约作对比,比起纽约的生动华丽,华盛顿显得太正经严肃了,根根罗马柱,处处花岗岩,首都范儿要的就是端凝沉潜的大气象,连旅游都是上不完的历史课,白宫、大厦、国家广场、华盛顿、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罗斯福纪念堂… … 一大堆的“知识点”让游客备感疲惫。然而,旅行不只是,对于想要真正理解这个国家的旅行者来说,华盛顿是不可能绕过的——尤其这座城市里满坑满谷的世界级博物馆。

  曾有当地严肃地计算过,若要将华盛顿200多座博物馆的所有馆藏仔细看一遍,至少得花上70年。而游客只有匆匆数日,该如何在海量的博物馆中进行挑选、行程规划?粗略地划分一下,华盛顿的博物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全人类有关,一类是与美国有关。

  前者适合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这些博物馆所覆盖的学科体系之丰富完整,全球恐无出其右者。如史密森尼学会所属的各系列博物馆——全美国游客访问量最多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广受孩子们喜爱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达芬奇、毕加索、莫奈、梵高、高更等世界级画家作品的国家美术馆,因每年夏季特展而红遍社交网络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除了这些世界级的大馆,更有众多分类细致的专题博物馆,如国际间谍博物馆、邮政博物馆、新闻博物馆 、女性艺术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等等。除非承认自己是个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否则“总有一款适合你”。

  后者适合对美国国体有探索愿望的,可以通过这些博物馆了解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国家的诞生、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征程,如国家国立肖像馆 、国家档案馆、国家历史博物馆、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德裔美国人博物馆、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美国大纪念馆等等,仅从这些分类就能感受到美国的国家价值观。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做足功课,合理分配时间,然后就出发吧。逛完后,你多半会感叹旅程太短暂,太过走马观花,那时你就会理解“70年才能看完华盛顿所有博物馆”所言不虚,并羡慕这座城市的居民能用一辈子去逛博物馆——多么奢侈而高级的生活方式。

  哲学家常常在解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而华盛顿似乎在向展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对华盛顿人来说,去博物馆可以很严肃,做足功课、查阅资料、系统学习;也可以很轻松,像去拜访一位老友,喝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这首先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太多博物馆提供了美感十足、又舒服惬意的。比如国家美术馆,如此的大馆却不只是一味陈列巨匠画作,而给了参观者充分的休息空间。展厅一侧的大中庭有天光洒下,一个非常自在的阅读,高高的廊柱、舒适的椅子与小巧的花园,看罢大师画作再来此安静地小坐,饱胀感得以消化。而与之对应,区有一处菲利普美术馆,如果觉得国家美术馆过于庞大,来这座小而精的美术馆则更像是去一位画家家里做客。美术馆本就是创始人菲利普在19世纪末所建造的自家住宅,乔治亚复兴风格加上浓厚的家庭气氛,参观者犹如置身当年的绘画沙龙一般。这里人流量更少,安静地与塞尚、马蒂斯、毕加索、梵高等大师画作对视,思考和也更多一些。尤其是罗斯科的抽象画作用了好几个单独空间来呈现,就算是对绘画史不甚了解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其色彩和构成所传递出的强烈情绪。

  除了的美感与舒适,这些博物馆本身也是当地人的生活灵感之源。早在1950年代,英国South Kensington Museum就提出博物馆不应只是呈现,而应具有创造力,要在艺术与新技术之间构建起联系的纽带,而那些展品能给予观众以灵感。这种观念,了博物馆与人们生活联系的新方式。所以,我们去博物馆除了看展还可以做什么?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在这方面的探索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你一定也见过那些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照片——百万个透明的塑料球铺满了博物馆大厅占地1000平方英尺的坑池,观众被邀请跳入“海水”中来一场白色泡泡浴——那是2015年的夏季互动装置特展《海滩》,是博物馆邀请布鲁克林的Snarkitecture工作室设计,旨在鼓励人们探索周围的世界、和产生新的互动。此后,每至夏天,人们对国家建筑博物馆的装置特展都充满了期待,博物馆会邀请世界建筑设计工作室来创作,从2014年的《迷宫》、2015年的《海滩》、2016年的《极地冰川》,再到今年夏天的《蜂巢》……这些展览已不单纯是博物馆增加几场电影放映、沙龙,而是参与、创造着这座城市的个性与风格,并成为当地人特殊而难忘的公共生活记忆。

  也因此,当地人与博物馆也互相成就着。在华盛顿逛博物馆,经常会碰到很多志愿员,像国家美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大馆还提供有多种语言的志愿。稍微追问下就会了解,他们多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博士,出于兴趣在博物馆志愿兼职,完全发自内心并全情投入。跟着他们逛博物馆,就如同上了一堂大师课,一趟博物馆之旅所包含的知识量和趣味程度,是租个器所完全不能比拟的。

  还想特别提下博物馆的儿童区。如何对待孩童,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涵养与远见。不难想见,当孩子们看到巨大猛犸象标本、阿波罗登月探测器、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时,那种目瞪口呆的表情——那就是好奇心,是人类穷其一生最为珍贵的东西。在华盛顿,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有专门的儿童区,如建筑博物馆的Play work build儿童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一把当建筑师是怎样的体验;又如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的现实版如今正上演着;弗瑞尔与赛克勒美术馆也常设有“Asia AfterDark”鼓励孩子参与夜游节目……未来的各种创造也许就是从孩子们逛博物馆那天埋下的种子。并且,华盛顿很多博物馆还有自己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史密森学会就设有一家早教中心(Smithsonian Early Enrichment Center),对比我国商业气息浓厚的各种亲子班,这些专业化的儿童教育课程着实令人羡慕。华盛顿的国家儿童博物馆有一句著名的馆训,What I hear I forget,What I see I remember,What I doI understand(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如今已成为全球儿童教育领域的知名格言。

  前些年,史密森尼学会秘书长G. Wayne Clough在一次TED中曾说道: “我们的博物馆需要尽情拥抱数字时代,如今变化真的太快了,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没有自己的社交,而现在已有350万人关注了我们,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与观众分享我们的研究。比如我们开发了一个‘树叶快照(Leaf Snap)’App,它能根据树叶的图像识别树种,你将照片发来,App就能知道你到过的地方、那棵树是什么。我们还在哈佛史密森物理观测台开发了‘多彩的 ’项目,每个孩子都可以在100多个博物馆内使用观测台的望远镜,还可以与史密森学会的科学家谈话,这些活动之前从未有过。”这些分享着实令人,因为不仅是华盛顿居民,对于所有人而言,只要你有去了解、探索的意愿,博物馆真的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不断地发现与体验,是生活的一份乐趣。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亚特兰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