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过后,走进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轩岗村,一幢幢小洋楼装饰一新,一条条规范化的入户面干净整洁,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仿佛正讲述着“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佤家传承故事。
走在村间,家家户户庭前院内、家里家外拾掇得井井有条,宽敞明亮的村级活动室、蓝白相间的太阳能灯、或红或绿的花草盆景……一派生态美丽新气象。
镇康县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着力提升农村人居质量为抓手,打造出一批小而美、小而特的生态美丽宜居村,南伞镇轩岗村就是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
在轩岗村的村道围墙上,一幅标识格外醒目:“轩岗村联系群众责任区责任人:金贵生;主要职责:政策宣传、环卫监督、纠纷调解、民事代办;联系户:毕卫平、毕卫斌、李华军、赵永兴、金贵荣;环卫区域:金贵生家岔口至杨国庆家岔口。”责任明晰具体,还注明了电话号码。
轩岗村支书李文忠介绍:“轩岗自然村共有这样的8个责任区及8块党旗责任牌,通过责任分片包干的方式,组织群众定期开展大扫除活动,让村里的人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今对于村民们来说,‘爱护卫生,人人有责’已形成习惯。”
轩岗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实行分片包干,一个一面旗,强化标杆意识,带领村民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谈起村里的变化,金朝良夫妇争先恐后地说:“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除了房子、活动场所、道等基础设施改善外,还有大家日益养成的好习惯。尤其是开展联系群众每月3次进行大扫除以来,村容村貌大变样。”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轩岗自然村是一个佤族村落,全村有农户48户300多人。目前全村有坚果3000亩、橡胶5000亩、甘蔗600亩,人均拥有经济作物面积28亩,2017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余元。除主产业支撑外,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就了这里的又一特色产业——野竹产业。
秧银祖一家人靠采摘野竹笋制成竹干出售,每年能增收8000多元。他说:“我们寨子的野竹比别处多且品质好,所以出产的野竹笋干很抢手,都不用拿到市场上卖,通过脱贫攻坚驻村队员及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不少人都是问着来买。”
据村支书李文忠介绍,轩岗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于去年11月底开始投入使用,是临沧市商务局为帮扶轩岗村脱贫致富而实施的项目之一,实行网络销售和线验相结合,提供代买和代卖服务,扶持村民增收创业。截至目前,村民们已通过服务点销售野竹笋干、山谷米、薏仁米、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收入10多万元。
轩岗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开展中,佤族群众的产业后劲正在不断增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谢进 李春林 通讯员 董文静)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