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平潭举行历史记忆与民俗旅游论坛 追溯历史讲述渔家风情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7-11-27 13:31:21 人气: 来源:

  昨日,平潭历史记忆与民俗旅游论坛在区图书馆举行,通过海坛文丛等历史文献捐赠的形式,邀请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文人专家,探讨平潭历史记忆与人文风俗。

  9月22日,平潭历史记忆与民俗旅游论坛——暨海坛文丛出版研讨在区图书馆举行,《海坛文丛》从摄影、诗词、绘画等多种方面,记录岚岛风情、挖掘平潭文化。

  据悉,《海坛文丛》系列共花费 2 年半时间收集,约 40 多册。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还原平潭历史,发现平潭独特的生命力。

  《海坛文丛》出版人王强一个是“ 80 ”后的小伙子。说起举办此次活动的缘由,他说,除了工作需求之外,还源于对平潭文化的浓厚兴趣。

  王强认为,历史是一种“档案”,平潭如今是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多重叠加优势,也需更多的历史资料来展现平潭的文化底蕴。

  镜头记录历史,平潭摄影师陈星的《第3只眼睛》摄影集、陈菊生的《陈菊生摄影集》是《海坛文丛》系列之一,通过摄影记录、老照片的复原,寻找过去的平潭历史足记,也展示平潭这几年的迅猛发展。

  在2006年,陈星将镜头对准岚岛的山海人文。他认为平潭的美景是需要灵魂注入的,否则用多昂贵相机都是苍白的,它的背后故事才更有意义,更值得深思纪念。

  “平潭早年引入第一辆车的‘推车’、打下海峡大桥的‘第一根桩’这些都是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陈星一边翻动摄影集一边陷入回忆,当时平潭对外的通道只能靠船,道又狭窄崎岖,车是用推进来的。

  如今平潭有了海峡大桥、公铁大桥(在建),汽车可以说“飞”到平潭。“从‘推’到‘飞’记录了平潭的,我们了平潭,我们以平潭为自豪。”

  游天荆作为平潭地道的“草根词人”,此次捐献《海山词笺》、《山水吟稿》等作品,游天荆从事诗词创作 60 年,根据自身在平潭的所见所闻而作,诗词共 1086 首。

  他说,诗词需要传承,需要回到民间。因为诗词的音乐感强、框架少,因此写词能让心情愉悦。我们要积极培养下一代对诗词的兴趣,通过诗词、谚语等形式新平潭人的历史记忆。

  对于这几年平潭的变化发展,游天荆感慨,随着平潭这几年的开发,不仅硬件还有人文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另外,游天荆还对平潭创建国际旅游岛提出,平潭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古老文化与海洋文化相叠加,既古老又年轻。因此创建国际旅游岛,要添加文化元素,才能使旅游景点更加丰富饱满;使文化传承更具意义。

  “平潭石厝房在夕阳西下时最美。”赵曙合说,平潭石厝房是有讲究的,例如,石厝房里的窗户不摆放在正中间;波浪型的屋顶,压着石头,平潭话谐音意为“压浪”,因为渔家人出海,最大愿望就是风平浪静。他表示,挖掘平潭文化与风情,常有趣的。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亚特兰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