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Lotour Talk,乐途灵感旅行家@向东向北(李昕)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深度灵感文的创作过程。如何选题?如何构思?如何在旅行中拍到令人惊艳的好照片?分享会后,我们针对分享内容总结了干货帖,分享会最精华的部分,都在这里了!
就先拿我上一篇关于呼玛的文章来说,我也没想到有那么多点击量,这篇文章我感觉没有写到很深,说实话没挖掘太透彻。关于把呼玛写成这个话题,去之前只是有一些耳闻,那里以金矿闻名,并没有太多了解,后来在当地博物馆了解到采金的历史,就决定把这个选题写出来,角度上可能不太适合旅游(小编认为很适合),但我觉得这应该是这个地方很重要的一段历史背景。我想这对当地、当地人民来说应该是一段印象深刻的历史,发出来的话应该会得到当地人的共鸣,在转发和阅读量上应该会有所提升。
对于景色和感受性描写,或单纯写山水风光的题材,很少去写,因为觉得不太能反映自己想说的内容,不够深刻。
:去相对陌生的地方旅行,可以先查一下当地资料文献,了解背景,通过和当地人沟通,挖掘这个地方的历史、传说、野史等等,挖出最有意思的切入点。
文中加图片,不见得是多么漂亮的一些风景,这些照片一定要打动人才行,要能抓住人们的眼球。因为很多风景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拍出来都差不多。我更喜欢去拍人,这样照片就会更有主题和故事感。
我发现乐途在个人专栏页有个标准,页面会显示头图和文章内的第一张横图,所以要选择两张满意和押题的照片,放在这两个,这样容易抓住读者眼球。
:标签尽量选择文中有大量篇幅描述的内容,可以把醒目的标签内容糅在标题里。兴趣标签打得准确,才能得到相应栏目的推荐,为流量锦上添花。
下笔之前会查很多的资料,但是很多百度或者书本上的资料都比较,比较枯燥,阅读上给读者的感觉比较单调,不是很吸引眼球。所以查来的资料需要经过自己的后期,用自己的语言更轻松地写出来,尽量不像教科书、像历史课本似的成为一篇地方简介,可能这种文章对于不是太有利。
到底干货和抒情的文字怎么搭配合适,现在我感觉文章不能是纯散文抒情的,对旅行者或许帮助太少,旅行的感受是比较主观的,我理解的这个地方可能跟你理解的不太一样,所以主观抒情不会太多。
:介绍某个地方的一些特色或是背景后,加少量感受性的文字穿插在里边,既有代入感,又不会因为干货少显得空洞。至于搭配比例,我觉得,对阅读来说怎么轻松怎么写,可能会更好。
游记类似于攻略,比如第一天怎么到的、坐什么车、景点是什么、吃什么、住哪里等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游记更适合做电商产品的网站;
而乐途是一直在旅游灵感的网站,怎么去不管,在前期你想旅行的时候,通过灵感文的文字和图片来吸引大家去这些地方,让读者发自腹诽地想去。
要写深度灵感文也会有局限,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深度挖掘,满足我们的写作要求。或者那些灵感挖掘的方式比较有难度了,想写深,难度会大一些。但是有人文的东西相对好写。我个人喜欢把传说和野史加进去,另辟蹊径去了解这个地方会更有意思。对于比较普通的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尝试,例如旅行中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去写。还有像比较好写的民族特色,挖掘不同风俗,可以让离那里比较远的人们感受到好奇。我更喜欢老街、古镇、老房子,这些建筑能有很多故事在里边。
:转换游记思,想想如何去引导大家去这些地方;发掘自己容易把握的题材,例如写人文的时候加入传说和野史,写有故事的老街古镇,写旅途中、在特殊下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情感联系等。
我没有太多的,也是业余的。个人拍照片喜欢拍细节,不喜欢大的风光片,喜欢照片里有人,显得不那么的单调,会更显得生活化一些,而不是山高水远的旅游胜地。在旅行中多拍人的表情,会很好玩,每个人在上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在文章里加一些不是风景的照片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不喜欢游客扎堆的地方,喜欢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东西,我喜欢旧的东西,不喜欢新的东西。喜欢尝试一些新角度。
对于财神节是哪天我来说,只要走出都是旅行,出门就会带相机,多拍照片,有时候看着照片就会知道想写什么。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走心,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抓住最有特点的主题,另辟蹊径会有不同的效果。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一些偏旅行类散文的书籍,跟灵感文的感觉很像,还有《明朝的那些事儿》对历史的把握和对历史的写作方法可以借鉴,轻松易读,很适合乐途灵感文的文字风格。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