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市中心城区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桂林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开业,为人们探寻桂林文化,领略桂林风味和购物消费增添了新去处。面对如今桂林日新月异的新景象,回顾一下解放前桂林人的吃穿及住宿等情景,一定会对今天的美好生活有更多感受。记者日前查询了一些资料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解放前桂林人的衣着,大抵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上看出他的职业身份来,比如穿灰布中山装的是公务员,穿士林布(一种棉布)的是学生,而商店的伙计则是穿唐装,穿西装革履的大多是银行经理或者从外省疏散来的外地人,穿偏中山装的是普通商人,有的理发匠也穿西装。
当时人们的穿着很朴素,就是黄旭初,其穿戴也是“两毫钱一顶的布帽、两块钱一套的布衣”。一般的老百姓和的农民,都是穿着用本地手工织的土布做的衣服。土布厂集中分布在东江帝苑酒店附近的五通街上,北门、西门和南门一带也有少量布厂,土布厂通常全天开工,夜半时候,在河对岸的伏波山都能听到织布机的声音,一般的土布厂只有两三台机器。土布的棉纱用的是外地的棉纱,织好的布再用蓝靛等染料染色,晒干就成为可以销售的土布了。当时有名的布厂是张永发的老同和土布厂,其生产的土布以染色好和经洗著名,张永发也因此发家,在五通街有不少的房产。
人们喜欢穿的一种布料还有临桂六塘生产的夏布,如今叫“六塘麻布”,是桂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布料厚实却很凉爽,以细白著称,一到夏天,桂林大街上放眼看去,很多男人都穿着用六塘夏布做的长衫,一袭白色,很是潇洒。这种布料不止在桂林受到欢迎,也是外地的抢手货,如此热销也一度让六塘家家户户忙着纺纱织布,解放前,六塘夏布最高能达到年产5万匹的产量。但随着外来布匹的冲击,六塘夏布也开始走下坡。
在桂林流行的外来布料,早年的用苏杭绸缎,后来日本人造丝倾销,价钱便宜,就淘汰了苏杭绸缎,美国产的呢绒在桂林本地也有销,不过后来的布料大多是上海和广州生产的布料。在中山中附近有两三家高级洋服店,装修华丽,接一些上等人士和有钱人家的订单。一般的裁缝店则到处开花,唐装、中山装、长袍、短衣,样样都做得,老板和伙计大多是湖南人。为了避免竞争太激烈,当时的裁缝店铺里面都贴着一张价目表,制定了制作不同衣服的手工费用,全市统一。
当时桂林人穿着的朴素,一来是因为桂林的地理决定了其都市化程度没有像上海广州等地那么发达,就是时尚流行的东西,传到桂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来人们的经济能力也不足以支撑超前的消费,而且桂林本地产的布匹质量又不差,人们当然是就近使用本地经济又实用的布料了,要不然张永发也不会因此发家。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