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在2014年继续缓慢增长,增长步伐存在明显差别。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结构调整仍然没有结束,拖累着全球增长。多数发达经济体继续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图摆脱困境。不同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复苏渐稳,欧盟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徘徊在衰退边缘。多数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过去三年显著放缓后依然面临内部与外部挑战。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从今年年中开始下调今年世界经济预期,全球经济增速难以逾越3%。
发达经济体复苏不一
2014年,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增长有所改善,但状况差异明显。
美国经济摆脱年初严寒天气的影响,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商业投资明显增长,劳动力市场明显改善,消费信心创下多年来新高。欧洲经济前景无人乐观,欧元区国家的投资有所下滑,制造业活动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贸易对经济贡献下降,失业率仍然高企,面临通货紧缩风险,欧元区之外的英国经济增长比较稳健。日本2013年之后推出的财政和货币双刺激政策尽管促使价格指数从紧缩转为膨胀,但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安倍经济学”虽然造成日元贬值、股价上涨,但与国民实际经济感受的差距正在拉大,占P约六成的个人消费持续疲软。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增势强劲,第二、第三季度连续下滑,凸显出日本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
此间有指出,由于国际油价今年大幅下跌,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可能被重新修订,因为许多国家或者国际治理机构的高层决策者大多积极看待油价下跌的影响,认为大幅下挫的油价将给消费者和制造商带来意外收益,从而全面提振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IMF)、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一些官员认为,原油价格下跌并非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油价下跌反而给全球经济注入动力,尤其是那些对能源需求较多的国家。
2015年,世界经济仍将面临多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交织所带来的挑战。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展政策和研究司负责人洪平凡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美联储提高利率给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带来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仍然存在的脆弱性;新兴经济体增长继续下行的风险;地缘问题所引发的武装冲突,以及埃博拉病毒进一步扩散等风险。尽管美联储将于2015年年中开始提高利率几乎没有悬念,但一旦开始提高利率,仍然会有很多变数,包括提高利率的幅度和速度,金融市场的反应,特别是长期债务市场的反应,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反应。这些反应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实体经济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面临着陷入低增长的风险。全球金融危机不但给经济带来周期性的冲击,压抑了总需求,也严重影响着供给和中长期潜力增长。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缺乏灵活性,今后两年货币政策仍然将界经济中扮演主要政策角色,需要继续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减少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变动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利“外溢”效应,保持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经济日报驻联合国记者)
美国经济步履渐稳
在经历了一季度大幅萎缩2.1%之后,美国经济在今年二三季度开始强劲反弹,P按年率增速分别为4.6%和5%,增长速度超过预期。这表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在走强。对于美国今年整体经济增速,美联储最新预测为2.3%至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预测则为2.2%。
美国经济今年最大亮点无疑是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美国各地区就业人数普遍增加,部分地区的雇主很难留住和招聘到信息技术、工程、法律、保健服务、制造和运输等方面的人才。失业率从1月份的6.6%降至11月份的5.8%,下降了0.8个百分点;截至11月,全年有10个月份的非农就业增量在20万人以上,累计新增就业岗位高达265万个,有望成为自1999年以来新增就业岗位的最好年份。失业率下滑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保障,强劲的就业机会增长将吸引更多的人回归劳动力队伍,进而推动经济稳步增长。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美国经济有足够的力量在价格稳定背景下支撑就业市场朝最大化发展。正是由于对美国经济复苏及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美联储决定自11月起结束资产购买计划,终结已实施两年的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加快复苏。消费支出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1.2%、2.5%和2.2%,对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83、1.75和1.51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虽然油价下跌可能引发人们对美国亚特兰大和达拉斯地区页岩油气钻探活动前景的担忧,但总体而言,油价下跌减少了美国家庭在汽油消费方面的开支,相当于增加了美国家庭收入,有利于扩大美国家庭其他方面的支出,进而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大多数地区制造业活动明显增强,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尤为突出。尽管油价暴跌,页岩油气生产区的钻探活动保持稳定,整体原油产量仍处于历史纪录水平。全球各大经济体年初时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各不相同,但到了年末却纷纷往50的荣枯线水平集中,而美国则是唯一的例外,全年都处于增长之中,表明美国制造业在稳步扩张。
住房市场情况和新房建筑活动整体处于扩张状态。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强,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导致美国住房市场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短期回冷,标准普尔美国2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连续4个月负增长。从近期数据来看,美国住房市场正重拾复苏态势。
美国今年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并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领导地位,加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进程,同时大力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空前重视促进出口,今年继续推进2009年提出的5年出口倍增计划。虽然这一目标尚未完成,但美国出口确实有了明显起色。按照目前势头,美国今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有望双双超过去年,去年美国出口总额为22801.9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7565.86亿美元。
展望明年,持续的就业增长、家庭财务状况的改善及汽油价格的下跌都有利于美国消费支出的上升、国内需求的增加,而消费支出占美国P的70%,这将使美国经济增长继续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美联储12月17日的最新预测显示,明年美国P增长2.6%至3.0%,IMF和OECD皆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1%,大大好于今年的2.2%,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长将继续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有力的支撑。(经济日报驻记者高伟东)
欧盟经济持续低迷
2014年,欧盟经济保持缓慢复苏势头,欧元区经济表现则更加脆弱。欧盟委员会11月初发布的秋季预测报告再度调低了对欧盟经济增长预测:欧盟和欧元区在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和0.8%。
欧盟本轮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脆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欧债危机后遗症影响、欧盟国难以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等宏观政策因素,也有欧盟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紧缩风险加大、工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微观方面的因素。从欧盟经济增长构成看,欧盟家庭最终消费支出正在取代对外贸易成为推动欧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欧盟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和库存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3和0.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欧盟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中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消极的。
过去一年,欧盟整体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经济复苏。目前,欧元区主导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历史最低的0.05%、-0.2%和0.3%。欧洲央行在降低利率的同时还加快推出其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经济界人士认为,欧洲央行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增加市场流动性和缓解金融市场信贷偏紧状况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欧盟经济恢复增长。
欧盟经济增速缓慢令就业市场难以出现明显改观,一年来,欧盟失业率一直在10%以上的区间徘徊。欧盟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对欧盟的生活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引起社会不满情绪积聚。庞大的失业大军意味着消费者整体收入下降和消费意愿下降,直接影响到欧盟市场的消费需求,最终导致工商企业信心受挫,不愿投资,拖累经济复苏的后腿。
过去一年,通货紧缩阴影持续欧元区上空,着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受世界能源价格大幅回落、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等因素影响,欧元区通胀率在过去13个月中一直在1%以下的区间徘徊。欧元区通胀率持续走低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人们对欧元区通货紧缩风险加大的担忧。
当然,欧盟经济并非乏善可陈。过去一年,财政赤字有所减少可以说是欧盟经济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和欧盟国财政赤字比例(即财政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3%,基本达到了欧盟3%的政策目标。不过,欧盟经济增速缓慢欧盟国在财政收入减少的同时大幅度增加失业救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导致债务总额持续增加和债务比例不断上升。目前,欧盟国债务比例大大高于欧盟的60%安全比例。看起来,欧盟国降低债务比例的工作任重道远。(经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严恒元)
日本经济徘徊在衰退边缘
2014年日本经济呈现“过山车”式的发展。一季度出现消费税增税前的抢购风潮,因而推动经济增长高达5.9%。4月1日正式提高消费税率后,日本经济增长一下滑,二季度增长率猛跌至-7.3%,是近年少有的降幅。多数人以为三季度经济将会有所反弹,回到正增长的轨道,但统计结果显示仍为-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今年全年增长率约为0.7%,日本8大经济研究机构估计在0.9%,低于去年的水平。
今年日本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严重不足,拉动经济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处于有气无力的状态。安倍内阁地决定提高消费税率,给正在升温的个人消费浇了一盆凉水。在消费税增加、物价上涨和居民实际收入下降等多重因素的打击下,二季度以后个人消费迅速萎缩,消费市场日趋冷清,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造成库存增加,产品滞销,企业不得不下调投资计划。因此,2014年日本经济可以说是“成也消费,败也消费”。
今年日本经济的大起大落出日本宏观政策的两大失误。一是盲目相信日元贬值的力量。日本忽视了日元长期升值后发生的出口和产业结构变化,即绝大部分出口企业已经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因此,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十分有限。二是过高估计了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日本央行今年11月份再次出台新的量宽政策,继续向泛滥的资金市场增放货币,以企业投资有充裕且几乎无息的资金支持。但日本权威机构调查,在社会基础货币猛增的同时,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平均只增加了2%,央行投放的大部分资金躺在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睡”。
许多日本专家认为,“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两极分化的畸形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结果只是推高了股市和压低了日元汇率,对实体经济的振兴作用有限。此外,日元大幅贬值使出口型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内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却度日。而地方中小城市投资日趋减少,更面临人口下降和企业外迁的危机,城市发展困境。从这些方面看,“安倍经济学”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并非,而是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危机。(经济日报驻东京记者闫海防)
网友评论 ()条 查看